2025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扎根西部边陲的青年志愿者致以亲切回信,对新时代青年在祖国最需要之处绽放青春光彩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殷切勉励。这封跨越万水千山的回信,承载着党和国家对戍边支教青年群体的深情关怀,更为广大中国青年明确了奋斗方向,激励着青年们秉持知识报国的热忱、扎根基层的务实态度和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共同奏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春赞歌。
2025年5月8日,广州南方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组织学员们展开深入学习与交流研讨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
通过学习,学员们围绕回信精神积极分享感悟。大家纷纷表示,从回信中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投身基层、奉献边疆的重视与支持,也更加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
01第一团支部李梅华
作为商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的委员和一名中共党员,在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后,我内心深受触动,对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封饱含深情的回信,不仅是对青年志愿者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高度肯定,更传递出党中央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待,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
02第二团支部陈宜
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用“无私”写就“青年”二字,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他们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扎根,为边疆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他们的选择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追求个人的安逸与享受,而在于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03第三团支部曹仕杰
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员,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投身西部、乡村、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勾勒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深受鼓舞与激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以这些志愿者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准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04第四团支部吴熙娴
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要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将来身处何处,从事何种工作,我都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05第五团支部彭小芳
回信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在参加实践活动中,我必定竭尽所能地为那片养育了我的热土奉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家乡带去些许帮助与改变,与家乡的人民一起,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06第六团支部范汉水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是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一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我知道医学对于人民健康、人民幸福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青马工程的学员,我更要以身作则,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到基层、到偏远地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07第七团支部叶韵怡
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了志愿者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这不仅是对支教志愿者们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全体青年的激励。
08第八团支部麦烨虹
在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后,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要以这些戍边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将来步入社会,都要时刻关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9第九团支部刘锦炜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像那些支教志愿者,他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边疆地区的责任,毅然踏上支教之路。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练就过硬本领更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就如同支教志愿者们,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因地制宜地探索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边疆地区的孩子们成长。
10第十团支部李宇航
将回信精神置于历史长河中审视,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清晰的传承脉络。百年前,北大青年创办《新青年》唤醒民族意识;新时代,复旦研究生李康康在帕米尔高原创立“云端课堂”,让边境牧区的孩子同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让我深刻理解到,青年群体的奋斗姿态始终是国家发展的晴雨表。学习回信精神的关键在于转化为行动自觉。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我亲眼看到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更深刻理解支教志愿者们“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人生的机会”的坚守。我开始不断审视自己,用自己的专业来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将青春汗水洒在祖国每个角落。
11第十一团支部邹梓彤
支教志愿者们用青春热血浇灌着这些祖国的花朵,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奉献而升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支教志愿者们为榜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12第十二团支部曹文僖
读到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经历后,我非常敬佩。身处如此困境、极不理想的条件下支撑起最宝贵的希望之基,倾尽全力培养教育最需要的人才,是为了实现守边安边的神圣使命。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在困难面前不轻易说放弃,站稳脚跟就一直向前。
13第十三团支部刘欣
总书记的回信,是激励,更是鞭策。我们身处数字文明浪潮中,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丰富的资源,更应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无论是投身科研创新,还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都要像那些戍边支教的志愿者一样,有担当、有作为。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当代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勇做麦田守望者,守护知识与希望;敢为星舰播种人,在未知领域开拓进取。
14第十四团支部林浩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深受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鼓舞。我们生活在和平与繁荣的时代,但也要看到,祖国的西部、乡村和基层仍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奉献和付出的地方。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安逸,而应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到那些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用我们的知识和热情为他们带去希望和改变。同时,我们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练就过硬本领。只有具备了真正的实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15第十五团支部廖顺华
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深受触动,青年一代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肩负的时代使命与担当。我们生逢盛世,也重任在肩,应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6第十六团支部曹梦婷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这句古训时常在我耳边回响。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稳边固边的同时也磨炼了自身。我深刻体会到,强信念、铸忠魂,是我们青年干部的首要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我被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的事迹所打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这些事迹让我明白,青年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就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
17第十七团支部陈瑞琰
在学习回信精神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回信精神,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18第十八团支部吴淑恩
读到国家领导人给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时,想起去年暑假在从化良口第二小学义教乡村少年宫的支教实践中,我目睹了教育如何影响孩子们,当学生们用普通话大声自信朗诵《少年中国说》时,他们眼里闪烁的光芒让我想起谢依特小学柯尔克孜族孩子们的脸庞。这些跨越教育知识界限的相似画面,生动诠释着回信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深意。
当志愿者们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距离边境线仅47公里的谢依特小学,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的火种,更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在这所柯尔克孜族学生为主的村级小学,粉笔与黑板碰撞出的不只是方程式和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的生根发芽。支教志愿者们用青春丈量边疆热土,用智慧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田,这正是当代青年对"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精神的最好诠释。
19第十九团支部施思杭
读着回信中"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字句,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谢依特小学的图景:那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的村级小学,在广袤边疆的土地上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坐标,却承载着无数柯尔克孜族孩子的求知渴望。志愿者们放弃城市的便利,选择在边疆的风沙中坚守,用知识的火种点亮孩子们的未来,用青春的热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这种选择背后,是对"国之大者"的深刻认知——边疆的稳定繁荣、教育的均衡发展,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无数青年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筑的具体实践。
20第二十团支部潘煜程
作为一名青马学员,过硬本领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底气,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努力成青年先锋。奋斗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实现梦想的力量源泉,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结语展望未来,广州南方学院将持续深化“青马工程”建设,引领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时代价值,以青春之我勇担时代使命,让个人理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谱写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